【优秀团队】果园作业机械研究导师团队
【团队简介】
团队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根本宗旨,长期致力于现代果园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与装备及相关领域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为实现智慧果园提供重要的装备支撑和人才储备。
团队带头人陈军教授,现任我校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点负责人,陕西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等。他长期奋战在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一线,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1+6+X”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有效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团队现有成员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1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助力重点专项、横向合作开发等科研项目4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9项,授权专利与软件著作权7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高质量期刊SCI/EI论文60余篇。
【先进事迹】
团队依托陕西省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针对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作物及枸杞、苹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瓶颈问题,进行了智能化联合作业动力底盘、无级变速传动机构、机械仿形避障、并域协同新型轻简机械臂、多传感器融合导航、作业路径优化等技术研究及不同工况实时诊断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形成覆盖田间和果园除草、旋耕、施肥、灌溉、喷药、采收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创新链,实现了技术、装备、产品创新与推广示范应用。所研发的装备系统受到中央电视台、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陕西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多次报道。
团队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实践锻炼,支持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出更具实用性和创新力的新发现。在校企合作方面,团队与应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科研和生产进行接轨,定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调研。在学术交流方面,团队定期组织开展内部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人品德修养,使得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踏实努力的学习风气在整个团队中相互影响和传承。同时,与国外知名农业装备研究团队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